前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使得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网络进行很多生产和业务行为。如远程视讯会议、IP电话等网络通讯手段,ERP/ERM、OA等信息管理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通过组建跨地域的企业Intranet,企业将分散在各地的结构联成一个整体,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然而,长期以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往往更多是注重硬件设备的采购、信息系统的部署等可以量化的信息化指标,而严重缺乏对现有网络设备、信息化系统的运维管理。同时,网络管理人员对于公司内部网络的运维也往往停留在对于上网流量的多少,什么时间流量较高,流量中不同协议和应用的分布等情况一概不知,能够确定的就是网络通或是不通。由于只能维持较低限度的网络管理,当出现网络性能下降的情况时,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IT管理员将需要更多工具和服务,来提高网络可视性,并在发生网络问题前进行主动规划和防御。
企业网络运维管理面临的问题
鉴于网络对于业务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对网络进行监控、维护,如何减少网络故障的发生,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网络性能管理不仅仅是测量服务水准的目标,它还应该包括对网速降低或者通信中断的及时发现、基于事实的容量规划、对网络资源有效的使用,以及全面的故障排除。
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投入、重建设而忽视运维管理的现状,使得当前在企业运维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对于公司庞大的网络系统,出现故障不易查找、诊断和修复: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进行科学化的故障分析,只能是低效率盲目地猜测;
2、没有预防性管理:没有预防性能力,在网络问题出现前没有任何预警;
3、无效的应用监控:没有对网络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的监控,当应用系统性能下降时,不能及时判断出是网络问题,还是应用系统本身问题,无法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
3、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带宽和设备,无法发现带宽瓶颈;
4、缺乏清晰的网络拓扑图,网络的可视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