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网友表示,即使短信上写着“回复TD退订”的字样,回复后也不能退订,反而会让发信息方确认这个手机号有人在用,以后会变本加厉地发,甚至卖给别的广告商。
还有网友支招回复“0000”后会收到运营商的确认短信,再发一个0,以后就永远不会受到它的骚扰了。但在多次实验之下发现此种方法也没有效果,而且也会为垃圾短信发出方起到“测试号码存活”的作用。
难道真的就拿这些垃圾短信没有办法了吗?到底怎样才能退订垃圾短信呢?
首先要分清所收到的短信类型,商业短信投放大致可分为三种渠道。一种是商家或大型机构与运营商合作,对短信服务进行外包;第二种是短信代发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帮客户群发各类信息;第三种是“伪基站”。其中对于较早种,大部分是可以正常退订的。而后两种则是上文中说到的无法退订,尽量不要回复的情况。较后一种“伪基站”发出的短信还应格外注意,可能多数为诈骗短信,收到后也不要点击短信中的网站链接。
除此之外,有运营商表示,如果用户不想接受垃圾短信,可以拨打举报电话举报,如果证实此短信为骚扰短信,运营商会为用户屏蔽其端口发来的短信。
但目前垃圾短信数量庞大,举报后无法及时处理,导致举报过后迟迟没有回音。这不禁让用户感到举报毫无作用,垃圾短信照样每天收。至此,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无能为力,垃圾短信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问题。但对于监管方面来说,恰恰暴露出了很多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对于商业垃圾短信来说,举报还是较为有效的。但12321举报中心网站建立已有一段时日,且微信微博等举报方式一应俱全,却一直并未被人熟知与使用。除深受垃圾短信骚扰的用户们应建立起自己的法律维权意识之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举报中心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起来。对于举报后迟迟没有处理的这一问题,应加快反应速度,简化举报审核步骤,及时予以反馈,才能让举报人有真实参与感,为反垃圾短信再添一份力。另外,工信部年中发布并实施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到,加强对垃圾短信的治理力度。违反规定者将处以1万元至3万元罚款。对违反规定者来说,罚款金额未免过小。发出一批垃圾信息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可能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罚款金额,自然不会将罚款放在心上。因此还应该加大对垃圾短信发送者的处罚力度。
目前较猖獗的应该数“伪基站”垃圾短信了,此类短信常常伴随着诈骗而来。许多老人由于对电子产品的不了解,也并不会区分真假基站发送的短信,常常是点了几下链接就被骗走了半辈子的血汗钱,实在是让人恨之入骨。而且,运营商的控制以及举报恰恰都对“伪基站”所发出的短信起不到作用。对于“伪基站”,要管就要从根本入手,杜绝“伪基站”设备以及技术的贩卖与传播。如果还像现在这样,从网上随便搜索都能搜到“伪基站”设备的购买方式,那么要让短信安全从何谈起呢?
综上,垃圾短信要处理,就目前来说,用户不管从拒收、退订、举报等各方面如何努力,都收效甚微,无法彻底摆脱垃圾短信的影子。还应当有关部门从监管打击上多方共同努力,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