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加快发展、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一年,国家网信办继续“蛮拼”精神,探索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2015是变革的一年,也是发展的一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了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前进。那么2015年,网信工作领域都有哪些高频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世界互联网大会
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大会通过的《乌镇倡议》成为国际互联网发展和治理领域的重要成果,被誉为“互联网历史上的里程碑”。
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各方加强交流对话,促进国际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推动全球互联网更好发展的重要平台、桥梁和纽带,为全球互联网治理开启了“乌镇进行时”。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年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词汇多次出现在中国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主张与交流合作中。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大会主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出席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主要代表时强调,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治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是各国都关注、研究、投入的大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在广西举行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说,面对网络空间的共同挑战,中国和东盟越来越成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携手应对。在首届中阿博览会网上丝绸之路论坛上,鲁炜表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让中阿成为网络空间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媒体融合
自2014年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媒体融合”已成为中国媒体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2016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了解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关于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在视察解放军报网络宣传中心时,总书记亲自敲击键盘,发出了一条微博。在听取解放军报社工作情况汇报后,他强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推进媒体融合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内媒体你追我赶,奋楫争先,努力推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深度融合,不断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增长的较大亮点之一。
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互联网+”创新创业、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11个重点行动领域将成为发展方向。
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网络强国战略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网络强国”战略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吹响了“十三五”期间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的号角。《建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五中全会召开后,中央网信办接连召开系列座谈会、电视电话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网信系统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启动,本届宣传周沿用“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主题,突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设立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作出的重要决策,旨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公民网络安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