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5日消息(林想)亚信安全网络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轩晓荷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帮助运营商和客户释放大数据潜力,亚信安全通过两类生态合作打造“大安全”。
运营商释放大数据潜力,安全+大数据是必由之路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大数据资产,通过大数据业务的创新发展,释放管道中庞大数据的潜在力量,将有力推动运营商克服当前流量经营中“量收不匹配”、“管道低值化”等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运营商想抓住大数据的发展机遇,运营商必须克服传统运营架构的限制和阻碍,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精神,构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全新业务运营体系,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生态位,实现面向数字化社会的转型发展。
作为运营商大数据生态的关键一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移动安全专家田峰认为,安全与大数据技术结合是必由之路。“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样化数据融合,更好地满足安全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联通安全专家刘险峰指出,“运营商开展大数据业务有很大必要性,但要注意大数据安全防护的问题。”
“因为目前很多省公司在开展大数据业务试点,但是首要考虑的不是安全防护,而是KPI和收入。”刘险峰对C114表示,“中国联通正在推动以大数据安全特区为核心的大数据安全防护。据了解,为防止数据转让之后无法控制数据的二次使用与扩散,防止信息泄露和法律风险,中国联通不主张数据的简单出售,而是创新建立大数据安全特区,确保数据不出门,还能够向外部合作伙伴提供大数据、云服务和SaaS服务。
而据田峰透露,中国移动下半年的安全工作将聚焦云安全和大数据安全。而从前年开始,中国移动就非常注重大数据安全以及安全大数据。目前,中国移动已着手推动了较早期安全大数据项目建设,今年下半年将开展更多安全大数据建设工作。
一直深耕运营商安全的亚信,在运营商的安全生态圈中,表现出色。众所周知,亚信是第二大通信系统软件提供商,深耕行业20余年。从2000年开始,亚信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安全方案,是电信行业较大的软件安全服务提供商。
亚信安全通过两类生态合作打造“大安全”
轩晓荷指出,亚信做安全有9年,在大数据安全上的能力也是被业界广泛认可的。多年来,亚信本身一直就面临着各种环境、各种模式下的大数据问题的挑战。目前因为整个大的形式改变,政府、运营商也在做大数据交易所,各个行业也都在做大数据,所以大数据安全备受重视。
在C3安全峰会上,亚信安全隆重推出整合后的全新安全产品"四信",分别是面向公共安全服务平台的“信盾”、面向行业业务风险管控的“信风”、面向标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信御"防护体系,以及象征着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信势”。
在谈及运营商所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亚信安全对于运营商的产品策略时,轩晓荷表示,亚信从2000年开始为运营商提供安全防护,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国内较大的运营商安全服务商。运营商的安全问题是随着技术或产业的变化而改变,比如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产业的兴起,会对运营商的安全防护提供新的挑战。亚信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紧跟技术和产业的变化,不断的为运营商提供较新的安全防护。
业界认为,未来的大数据的安全不是平台之争,是生态之争,在谈到亚信怎么构建生态圈时,轩晓荷指出,亚信安全通过两方面的生态合作来打造大数据安全。
据了解,三年前,亚信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用来做大数据安全,主要包含帐号,权限,审计,加密等一系列的控制。
“亚信本身在做大数据这块的话,有两类生态合作。”轩晓荷对C114指出,“一方面,亚信做的大数据安全并不局限只支持亚信的数据,还包括运营商和一些平台的合作,如华为,东方国际,新浪。亚信的大数据安全合作会与这些企业一起制定大数据的安全标准,管理的模式和方式。另一方面,亚信做大数据本身的时候,会与国家的一些机构进行一些加密的合作,跟其它方面的合作考虑帐号的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