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即将开始,单位放假,市民聚会团圆、外出旅游等活动增多,根据警方经验,往往这个时候,各类侵财性案件进入高发期,防范意识薄弱、防范措施缺失,将会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单位及个人的财产可能遭受损失,南京警方现列举两起侵财案件的发案特点及防范措施,提醒市民佳节将至,谨慎小心才能安心过节。
案例1
节日短信满天“飞”
细细分辨切勿上当
近期电信通讯诈骗多发,骗子更不会放过中秋节这个诈骗“黄金期”。今年8月25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朝天宫警务工作服务站接到报警,胡先生称自己收到银行发来的积分兑礼短信,想请民警验证真伪。
报警人告诉民警,事发前自己收到一条号码显示为“95588”的工商银行短信,短信内容提示胡先生,他的刷卡积分已达到兑换标准,可以在9月15日之前换取中秋节礼品。短信里还附上一条网页链接,让胡先生登录该网站查询具体信息。由于胡先生防范意识较强,他没有随手点开链接,而是先打电话给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了解到大致情况,民警当场拨通银行官方号码进行验证,询问客服后得知,银行近期还没有推出此项活动。随后,民警回拨向胡先生发短信的“工行”号,发现根本无法接通。警方判断,骗子是利用改号软件,冒充银行的客服电话实施诈骗。由于很多银行和商场会在节前推出此类活动,不法分子就趁虚而入,趁真正的活动还未发起,就“先发制人”伪装造假信息。
警方提醒:对于此类诈骗,市民要做到下面三点,就能轻松躲过陷阱: 1、不轻信来历不明的邮件、信息。不管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号码,都要谨慎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轻易在网页里填写个人信息; 2、要及时查证。对于熟人发送的可疑信息,要亲自询问对方;为防止骗子“易容”,市民可通过官网查询真实官方号码,联系客服核实真伪; 3、遇诈骗及时报警。遇到骗局时,不管有没有上当,都要留存证据,迅速向公安机关报警备案,将相关线索提交民警,帮助警方侦办案件。
案例2
小长假出游
“空巢”家庭事先做好防盗
近日,雨花台公安分局赛虹桥派出所民警,在犯罪嫌疑人杨某(化名)深圳的亲戚家将其抓获归案。 2015年中秋节期间,赵先生一家的“周边两日游”结束回到家中,打开房门后,赵先生倒吸一口凉气。“家里所有的抽屉都被打开了,特别是卧房,被人翻得一片狼藉。”赵先生说,放在家里的金银首饰还有iPad等电子产品被盗,共计损失约4万余元。
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就在赵先生一家驾车出游当晚,有一名陌生男子在楼道内徘徊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赵先生家门前,一会儿便开门进入室内,半个多小时后,该男子提着盗来的物品,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小区。让赵先生一家惊讶的是,家中防盗门的锁丝毫没有损坏。据办案民警介绍,2015年中秋节期间,警方连续接到了4起报案,受害人均称自己的店铺或住宅被盗,房内的现金、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一幸免。
雨花台警方综合分析这四起案件后,很快锁定了嫌疑人。近日,雨花台警方在深圳警方的协助下,在犯罪嫌疑人杨某亲戚的家中将其抓获,并带破在北京、深圳等地的盗窃案5起。
警方提醒:法定小长假是市民选择出游的高峰季节,很多不法分子会趁此机会瞄准“空巢”家庭下手。因此警方提醒,出游前一定要做好防盗准备。1、尽量安装防盗门、窗。2、在家中尽量不要存放大量的现金,对一些贵重物品也应专门存放。3、委托邻居及时清理插在门缝、门把手上的各类广告、传单。4、如发现家中被窃,不要急于进屋清点财物,应保护好现场后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