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闻之心惊的电信诈骗在英国也日益猖獗。今年上半年,英国每15秒就发生一起金融诈骗案。据官方数据,电子邮件、电话和短信是较普遍的诈骗工具。如此高的案发频率引起了英国社会各方的关注,英国警方等机构则发起了“三思而行”(Take Five)运动,帮助人们防范诈骗风险。
半年超100万起
英国金融诈骗行动(FFA)组织称,今年1~6月,英国已有超过100万起银行卡、支票、电话和在线诈骗案件记录在案,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53%。FFA是由银行和支付卡公司资助建立的机构,旨在推广预防被骗之道。
据英国媒体报道,通常情况下,银行会退还受害人的损失,但有时有些受害人羞于承认自己被骗,不主动寻求帮助,也存在自己承担损失的情况。
除了FFA外,为了防止诈骗发生,英国警方联合银行业和消费者团体共同推出了“三思而行”运动。“我们建议大众在收到任何涉及转移资金的要求时,能够停下来,先别急着透露个人信息或者财务信息,三思而行。”FFA负责人沃洛贝克(Katy Worobec)如此解释。
英国内政安全大臣华莱士(Ben Wallace)表示:“骗子的骗术越来越复杂,看起来越来越可信,而对于受害者来说诈骗带来的伤害可能是毁灭性的。这些骗子压榨那些努力生活的人,趁着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或者心烦意乱有机可趁的时候骗走他们的钱。”英国政府还与执法机关及银行方面通过“反诈骗联合小组”紧密合作,采取措施阻止金融诈骗背后的犯罪集团行动。
银行阻止七成
银行方面宣称,在可能的诈骗损失中,每10英镑中他们可以阻止7英镑,但是仍有大量资金流入诈骗犯之手。去年,英国金融诈骗损失金额高达7.55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26%。如果再加上每年那些未记录在案的损失金额,数字无疑会更惊人。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是现在普遍的诈骗渠道。根据英国犯罪调查(BCS),在所有犯罪案件中,诈骗和网络犯罪占了近一半。
警方专家表示,有时候尽管消费者知道随便给出个人信息存在潜在危险,但是仍有可能被骗。FFA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较普遍的情况是受害者认为打电话的人听起来很真诚,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觉迫于压力,不好意思不给出个人信息;差不多比例的调查者表示在自己比较忙的时候,防范意识会下降。
另据一家网站发布的独立调查显示,去年有超过4成的受害者在被骗后取消了信用卡或借记卡。Comparethemarket.com财富频道负责人贝克(Jody Baker)表示:“目前我们进行的大多数交易都数字化了。我们的研究显示超过25%的人平时身上不会带超过10镑的现金。”
他补充道:“随着网上购物和网上银行的发展,再加上非接触支付方式的普及,如今在管理钱财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谨慎。”
英国诈骗案数量增长迅速,中国电信(49.64, -0.12, -0.24%)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也愈演愈烈。据报道,甚至有诈骗团伙请心理学专家编写诈骗剧本,其中一些剧本价值甚至高达十几万。这些专业剧本利用人性弱点,让人防不胜防。
20日上午,全中国一家“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在中国北京揭牌。随后,在公安部、银监会、北京市公安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将5000余万元冻结资金返还被骗事主。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也已试行半年,已拦截被骗资金达8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