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共有476款APP受到了12321举报中心和应用商店的联动下架处置。如图所示,被下架APP数量环比上升61.9%。在476款具有危害风险的APP中,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的APP有438款,其中,具有恶意行为的APP有438款,具有恶意广告行为的APP有184款;存在信息安全问题的APP有38款,其中,具有色情问题的APP有18款,具有其他问题的APP有20款。(因存在多种不良行为共存情况,故统计数据量有重合)
被下架APP危害情况
从被下架APP的恶意行为来看:如图所示,8月份存在恶意行为的438款被下架APP中,70.8%的APP存在“恶意扣费”情况,29.9%的APP存在“流氓行为”,11.6%的APP存在“隐私窃取”情况,53.9%的APP存在“资费消耗”情况,2.5%的APP存在“恶意传播”情况,1.6%的APP存在“诱骗欺诈”情况,14.2%的APP存在“系统破坏”情况,0.5%的APP存在“远程控制”情况。
从被下架APP的广告平台植入情况来看:8月份,有184款被下架APP植入了广告平台,共植入不同广告平台677个,因为植入广告平台下架的APP中,平均每款植入的广告平台为3.68个,较多的一款APP植入了35个不同的广告平台;有植入广告平台的APP中,植入比例较高广告平台如图所示。
从被下架APP的恶意广告行为来看:8月份,184款因为植入了广告平台下架的APP,不同程度的存在恶意广告行为。如图所示,在植入广告平台的APP中,1.1%的APP存在“私自自启动”的情况,16.8%的APP存在“私自启动服务”的情况,16.8%的APP存在“私自唤醒手机屏幕”的情况,30.4%的APP存在“私自获取手机号”的情况,89.1%的APP存在“私自获取用户位置”的情况,16.8%的APP存在“私自获取通讯录”的情况,30.4%的APP存在“私自获取IMEI”的情况,19.0%的APP存在“私自获取安装软件”的情况,6.0%的APP存在“私自加载可执行文件”的情况,0.5%的APP存在“私自读取用户账户”的情况。
所谓恶意广告,是指应用程序开发者利用广告插件收集用户地理位置、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特征去投放更加精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广告。广告插件问题造成的用户隐私泄露后果更加严重,其收集的用户生活习惯、用户经常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损害用户的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8月份不良APP名单
为了更好的打击不良APP,净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保障网民权益,12321举报中心在加大对不良APP处置力度的同时,也对网友举报和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不良APP进行公开曝光。
2016年8月曝光的18款不良APP均涉及色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