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社区管理也与时俱进,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加快创新管理的步伐。这不,广州市花都区马鞍山社区便充分利微信平台,及时发布较新动态,传播正能量,开辟精神文明传播的新阵地。
据介绍,马鞍山社区已开通微信公众号1年多,是花都区新华街辖区较早一批开通微信公众号社区之一。该社区利用“马鞍山居委”微信公众号、“马鞍山社区志愿服务队”QQ群等网络平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流思想,解决热点难点,处理社区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建议和咨询,成为社区管理、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利助推器。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微法宝”。
图为社区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举办活动时的照片。
网传正能量 打造幸福马鞍山社区
“马鞍山居委”公众号开通后,就聚力打造社区“网上办事”的新平台,无论是上级政策宣传、法律法规还是社区志愿服务、邻里调解等都可以在网上得到有效传播和化解。
马鞍山社区艺术团利用各类节假日经常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惠民活动,活动中还不忘录像拍照,活动结束后再把文字和图片上传QQ网络共享平台,供居民“找茬”。大家在“找茬”中学习,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马鞍山居委”微信公众号还开通了“廉政文化”专栏,每期上传“廉洁警句”,营造廉洁自律社区氛围。该公众号还定期推出“微读书”活动,活动结束后附上社区小朋友的廉洁漫画进行“微评比”,促进社区居民良性竞争,汇聚正能量,造福马鞍山。
目前,马鞍山社区在志愿服务、廉洁文化建设、社区艺术团队建设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一致点赞。
创建微渠道 “楼长平台”助力文明创建新局面
马鞍山社区“楼长平台”是一个日常邻里互助、交流分享的微信群。该微信群成员有社区志愿者、楼长队伍以及社区爱心居民,只要他们有什么好事、烦心事都可以在这里面说说,大家都会给他拿主意,当参谋。去年3月份“楼长平台”开通后,马鞍山社区网格化工作也轻松不少。比如,以往社区组织出租屋清查需要开大会都要到居委办公室来集中,经常是人都来不齐;此外,志愿者走访派发宣传资料有时也经常不到位,工作上遇到困难还的跑到居委找工作人员协调。如今,有了微信朋友圈、楼长群等网络平台,有什么活动在群里“吼”一声,大家都会在微信群里回应。目前开展火热的垃圾分类,居委工作人员编辑精美的垃圾分类文章,通过“楼长平台”传播到朋友圈,社区居民只要通过手机朋友圈就可以看到垃圾分类的宣传,这样既节约资源,大大提升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只要在平常巡查工作中遇到乱停车或者占道经营的小贩,随手拍照上传,或者直接发语音到群里,立马就有回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陈阿姨说。
“第二课堂”惠及青少年
每逢周末或者暑假,马鞍山社区利用微信平台在社区家长里发起“第二课堂”活动,关心辖区青少年成长。特别是居委在暑期的艺术培训班,青少年书画大赛,从活动的策划、方案、总结全部在网上完成,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马鞍山社区负责人赖女士,她是微信平台的管理参与者,她介绍,该平台去年5月开始启用,至今发布各类信息100条,虽然目前关注的人数只有几百人,但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成效。她举例说,今年暑假期间社区像往年一样组织青少年开展书画作品比赛,没想到会有90多名孩子报名参赛,和去年的50多人相比,报名人数有了大幅增长。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来社区给孩子报名,说是从微信平台上看到了活动通知,因此想让孩子来锻炼一下。
社区居民徐湘环是这个微信平台上的活跃分子,66岁的他看起来充满活力。“平台刚开出来我就关注了,还特意换了智能手机。有了这个平台,平时在家就能知道社区在做些什么、近期有些什么活动,和工作人员联系非常方便。”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还带动妻子和周边朋友一起关注参与。今年在花都区十大“较美家庭”评选中,徐湘环一家报名参加了“较美家庭”评选活动,他们的家庭入围较后的投票环节,得票数也是排在前例。(广州市文明办 花都区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