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一言一事,一餐一茶,一叶一花,有心之人,皆会观察,皆有思考,记录下这些生活细微与情怀坚守,不弃朴素而求真诚,不嫌琐碎惟愿真实。只愿铅华洗尽呈现一份较真挚的悸动,寄流年寻到一处可停靠的港湾。青萍之末,草莽之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踏入网信战线以前,徐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上网评写作。十几岁开始,徐岚就梦想能在文字间穿行不息,她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歌,写过人物采访报道。读研的三年,是她对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对新闻、对社会问题有了细致观察的三年,也是她远离文学的三年。
来到网信办,是起点,也是转折点。
呼唤正能量,网信人的天职
2014年8月,通过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徐岚来到宁波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工作。网信工作是很辛苦,舆情常常在晚上、在节假日发生,但在徐岚心里,这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事业,一种信仰。
目睹各种网络乱象,极端思潮激烈争锋,一些抹黑政府、诋毁体制的言论在网络上传播,徐岚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是不是过多投入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为什么舆论场会和现实社会中的民意场有这么大的差距?徐岚心里认定,作为一名网信干部,尤其是一名从事网评工作的网信干部,仅仅被动地接收上级指令,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刚加入网信队伍不久的徐岚以中国网、求是网、人民网、南方网、荆楚网等网媒为载体,开始尝试评论写作,用“公仆”的口气,解读官方的话语,缓解部分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她也因此结识了一些时评人。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场上,徐岚不断经受着洗礼,被点赞过,被无数网络大V转发支持过,也被诅咒过,被曲解谩骂过,被人肉搜索过。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她后悔自己写下的文字。
今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徐岚写了一篇文章《弘扬五四精神,今天的中国青年需要怎样的担当》,发表在浙江团省委官方微信公众账号“青春浙江”上。徐岚认为,对于一名网信人来说,敢于担当是一种职业素养,“如果我们都不发声,还如何号召广大青年主动发声?现在很多人以为舆论场就是民意场,这主要是因为话语权被少数人把持,而大多数人保持沉默。”
写网评的过程中,徐岚承认自己也常常会遭遇误解,毕竟,一个观点要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是很困难的。比方说,《炮轰李竹润是另一种舆论暴力》一文在荆楚网、求是网、人民网等网媒发表以后,很多网评员对她发出关于立场的质问。直到现在徐岚都觉得,用左和右给人强行贴标签的做法,是不合适也不应该的。网信人是为正义而发声的,而不是为任何一种势力发声。在一个多元的舆论场,多方声音交锋本是常态,不该被异化成“党同伐异”。
舆论风波中,梦想与勇气一直都在
2015年1月份的“求是”事件,让徐岚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一次洗礼。当时针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她写了一篇网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1月24日凌晨在求是网发表以后,当天早晨就被澎湃新闻、网易、凤凰、新浪、大公网等境内外网站及客户端疯狂转载,其中的一些观点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由于一些媒体在编者按 中特意标明“署名作者单位是宁波市委宣传部”,一时间,徐岚个人、单位、求是网都陷入了口水阵。当时有人怕她承受不了,劝其把网断掉,回家休息一阵子。徐岚也害怕过,彷徨过,但她较后没有这么做,她觉得自己不能当一个逃兵。“我写了这么些评论,就是为了能够对这社会有一些助益,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却选择逃避,这不是一个网信人应有的担当。”
26日凌晨,徐岚又在个人微博上写了篇回应文章,当天早上这篇文章就进入了新浪微博24小时热门排行榜,几天下来,转发评论均过万,阅读量上千万。有人肉她的,把她的个人资料还有照片都刨了出来;有诅咒她全家死光的;有用很污秽的话骂她的;甚至有人说她背后有一个写作团队。但同时,她也收到了很多安慰和鼓励,有同行,有高校教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等等。在那艰难的十天里,支持和谩骂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让徐岚的微博处于“拥堵”的状态。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只是徐岚写的诸多网评中的一篇,所带来的舆论效应是她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这场舆论风波短暂平息之后,2月7日,她的个人微博恢复了正常使用。意识形态斗争不会停止,作为一名网信人就不该退出战场,她说,“我们不能当驼鸟,而必须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大使命,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当下中国发展。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
3月4日,《当我们谈论雷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在徐岚个人微博上发布,阅读28.5万,转发529次,评论118条,点赞71次,被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选入“今日舆情热点”,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等选入刊发。
同日,《“四个全面”是化解公正焦虑的新药方》在中国青年网发表,后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新闻、环球网、凤凰网、国际在线、新浪、搜狐、腾讯等中央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全网推广。
4月10日,《逆我者“五毛”消解网络文明》一文在中国青年网发表,后被中国网信网、团中央微博、微信等转载。
4月19日,针对加多宝拿网络大V @作业本 侮辱先烈的知名段子来炒作一事,《网民会给加多宝以明确回应》一文在中国青年网发表,后被新华网、腾讯网、凤凰网、光明网、环球视野、大洋网等转载。除此之外,围绕“九三大阅兵”“纪念抗战七十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大大回浙江”等议题,香港“占中”“东方之星”长江客轮翻沉事件、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全国性重大事件,徐岚陆续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在这过程中,徐岚得到了包括网络大V在内很多人的支持,让她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弥足珍贵。
工作中的女汉子,生活中的软妹子
走入工作岗位的较早天,徐岚就告诉自己,要做工作中的女汉子,生活中的软妹子。尽管在写网评时需要尽量从理性角度出发,但生活中,徐岚更习惯感性思维,会因为和朋友相聚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一只死去的小狗痛哭流涕。业余时间她喜欢看一些杂书,喜欢逛街,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做网评工作一年多来,她较大的收获是和很多志同道合的网评员成了朋友,她觉得大家都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困难的时候,是他们给我打电话,给我打气,让我不要怕。现在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做网评,仅仅当作任务来做,是做不好的。不能等到舆情发生了再去引导,而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民用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问题。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徐岚说。
“忠诚、担当、创新、廉洁、团结、奉献”,这十二字网信精神,在徐岚看来,忠诚永远是较早位的,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这也是她写作评论的主要目的。“面对各种妖魔化声音,面对连篇累牍的负面新闻,正能量屡遭屏蔽。面对一些侮辱英雄、丑化领袖的谣言四处传播,如果每个人都做明哲保身的犬儒主义者,网怒就会继续膨胀,网络空间就无法清朗起来,社会就无法文明起来。”她说。
现在徐岚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主动亮剑,主动发声,正是网信人应有的担当。这担当,未必是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情做好。“如果我写的每一篇评论,都能唤醒几个沉默的人,那便是我较大的成就感了。”徐岚说。(文 / 许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