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安全

国际互联网治理格局之变

  【导语】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下,一个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治理格局,完全可以通过搁置争端、广泛协作来加以实现

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图/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如果从1969年阿帕网(ARPANET)的诞生算起,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46个年头。40余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军用到民用,从单一国家到覆盖世界,从较初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到掀起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明都产生了难以想象的革命性影响。

  总结近半个世纪的互联网发展,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较新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0亿,这意味着全球人口的40%以上都已经接入了互联网。据eMarketer预测,到2018年全球网民将达到36亿。

  互联网刚问世时,西方民众普遍认为,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公民的自律就足以建立互联网的秩序和行为标准,政府不应当介入互联网的管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和民众的自律并不足以维护互联网安全。于是,如何管理好互联网就成了各国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的事务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已使其悄悄地演变成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阵地,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青少年成长等影响巨大。

  不断进化、升级的互联网,对于世界各国而言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任何涉及到跨越民族和国界的互联网治理命题,背后都会充斥着博弈、冲突与共识。而如何谋求一个多边、共赢的治理之局,从互联网诞生之始就已经被探讨。

  单边格局难以为继

  回顾20世纪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互联网诞生地的美国一直主导着网络世界的国际治理。随着21世纪的到来,美国的网络霸主地位不断受到挑战。

  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CIA)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向英国媒体曝光了美国政府已经实施多年的秘密监控项目——棱镜计划。棱镜计划(PRISM)于2007年由布什政府授权实施,在这个计划中,美国政府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斯诺登的爆料让一直宣扬网络主权的美国政府颇为尴尬。美国政府多年来不仅监视着美国,更是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侵害了世界各国的网络主权。而事实上,斯诺登只是揭开了美国全球监控的冰山一角。

  美国的网络霸权有其历史根源。互联网诞生在美国,其在国际互联网领域 的单边治理既体现在其发展初期通过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进行域名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同时也表现在利用像谷歌等用户遍及全球的企业来实现监控。

  “棱镜门”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悲观”的事实,它就像一柄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平民,在“棱镜门”的阴影之下,每个人的信息都可能赤裸裸地暴露在外。治网权力的单边滥用,让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广大民众在内,都意识到这种“单边格局”的隐忧所在。

  可以说,斯诺登引爆的“棱镜门”,成为打破过去世界治网模式的一个节点,从而也使国际互联网治理迎来了一个打破单边格局、走向多方共赢的良机。

  一方面,包括俄罗斯、德国、英国在内的世界大国,纷纷意识到了单一国家对互联网超级能力的滥用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较大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美国在国内外舆论的重重压力之下,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一意孤行。

  2014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放弃美国在互联网域名与数字地址管理中享有的特权。美国商务部部长佩尼•普里兹克(Penny Pritzker)在2014年曾公开表示,美国将“不允许全球互联网被任何人、组织或国家用自己狭隘的世界观影响这个社区的集体智慧”。早些时候,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还决定从互联网管理者“转型”到“全球利益相关组织”。

  美国的表态,象征的是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民意,客观表明的则是网络治理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特征,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国际网络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发声。

  2015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讲话时呼吁,中美两国应在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增进战略互信、共同引领数字经济、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共同探索行为规则。鲁炜直言,处在信息革命浪潮之中的人们,今天面临着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出现,但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网络关系的主流。

  中国治网世界瞩目

  中国虽然不是互联网的诞生之地,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经过21年的发展,中国如今不仅有着世界上数量较多的网民,也涌现出了如BAT这样的市值在万亿级别的平台型网络企业。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为新时期的创新创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杜跃进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种种奇迹,背后的治理功不可没。他认为,西方应该放弃高高在上的态度,关注中国互联网治理中的发展创新。

  而事实上,除了极少数的国家,中国在互联网治理上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同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2009年,中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部旨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监管“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的专门法,授权政府对一切反对宪法,危害国家安全,散布谣言,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或者教唆犯罪的不良信息,可采取办法在传播环节予以“阻断”。新法的颁布取代了此前已经实施多年的旧管理条例,使中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向更加法治、规范的方向迈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早在2010年初就设立了“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研究课题,对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组从网络设施、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四个方面研究了互联网治理问题,并向社会出版了专门的研究报告,为网络治理提供了极具学术价值和政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网络不安全、不良信息泛滥和网络犯罪等问题,令全球各国均面临多重风险。中国一直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既推动发展又确保安全,既保障网民自由又维护网络秩序的治网之道。

  从上述学术成果和法律实践中也能够看出中国在网络治理和管理方面的系统考量,而除了学术和法律领域的探索,中国在网络治理的实践,更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下称网信小组)宣告成立,由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担纲、统一领导互联网工作。此后,“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也首次向全世界系统地阐释。

  网信小组的成立被外界评价为“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这个拥有6亿网民的网络大国加速向网络强国挺进,体现了中国较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显示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

  2014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第20个年头。这一年里,中国在构建信息安全和应对网络犯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

  例如,“净网2014”“剑网2014”“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打击‘伪基站’”等专项行动的相继开展,更加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

  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模式与多位一体的实践,所带来的治理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本国网络治理取得卓越成效之后,中国也一直在国际场合不断呼吁多边、共赢的网络治理模式。

  2014年11月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左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左三),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现任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光烈(左一)出席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右一)主持会议。 供图/浙江在线

  共享共治多方共赢

  《网络与国家——互联网治理的全球政治学》的作者弥尔顿•穆勒认为,网络治理的国际化,必然涉及到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在内的多重博弈。既然这种博弈不可避免,像中国这样在国际上从不称霸的国家,必然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同路人,来推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和共赢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局。

  综合考量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需深知跨越横亘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但前路的漫长,阻挡不了各国改变这种格局的决心和努力。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其互联网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不断地尝试共建一种可以惠及全世界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2014年11月,在浙江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所以甫一举办就受到与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名嘉宾的响应和参与,这和“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的主题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一个拥有6.68亿网民和超过12亿手机用户的互联网大国,对于世界各国及互联网巨头们的意义不言自明。

  以这次世界性的网络盛会为契机,中国在国际网络事务中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ICANN总裁法迪•切哈德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如果没有拥有6亿多网民的中国的参与,治理国际互联网将不可能完成。他坦承,世界互联网的治理架构和组织,是由西方国家创建并长期管理的,而现在,ICANN变得更为开放。

  罗德•贝克斯特朗集团CEO罗德•贝克斯特朗也认为,中国可以帮助互联网协调机构变得更加全球化。

  俄罗斯互联网信息中心首席执行官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则明确表示,俄罗斯在互联网治理方面,和中国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此之前,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克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描画了这样一幅理想的图景:“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龙头,引领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而克里米•里夫金笔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迥异于依赖机械生产的较早次工业革命和依赖于化石能源与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是和互联网的变革密切相关的。

  从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开幕向前回溯十年,恰好是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WSIS)突尼斯阶段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提出的“互联网的国际管理必须是多边的、透明和民主的,并有政府、私营部门、民间团体和国际组织的充分参与”的治网原则被国际所认可。

  如果将“突尼斯决议”看做是“共享共治”的呼吁之始,那么世界互联网大会便是谋求将这种全新的治网理念在全球付诸实践的发端。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下,一个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治理格局,完全可以通过求同存异、广泛协作来加以实现。(文/张兴军)

作者:grabsun - 发布时间:2016-01-13 - 点击量:2627
公司简介:大势至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企业网管软件提供商,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企业网络管理方案和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系列的公司监控员工电脑软件教你如何控制员工上网、如何控制局域网内电脑上网以及如何保护电脑文件安全等。公司核心产品“聚生网管系统”是一款专门的公司网管必备软件、查看网络流量软件、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和办公室电脑监控软件;“网络特警”则是一款专门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局域网网络行为管理;大势至USB接口禁用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数据防泄密产品、屏蔽U盘软件、电脑USB端口禁用软件,可以严防通过一切途径泄露电脑文件,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共享文件权限设置软件和共享文件设置密码软件,全面保护共享文件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则是一款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设置软件、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记录软件,可以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共享文件的安全;大势至局域网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是一款专门防止未经授权的电脑接入公司局域网的行为,防止外来电脑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防止蹭网以及绑定IP和MAC地址,保护网络安全;大势至FTP服务器日志记录软件则是一款专门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FTP服务器日志的软件,可以有效保护FTP服务器文件安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