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值此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回顾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这一年的行动版图,梳理其为网络空间清朗、网络发展良好、网民素质提高等所做的大动作
1 月:专项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1月21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到9月初,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落下帷幕。近300家违法违规网站被分批依法关闭;115万余个违法违规社交网络账号被依法处置;900余万条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违法和不良信息被清理删除。
2 月:“账号十条”规范上网名称 整治失信婚恋网站护航网恋
2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主要对公众使用微博、微信等上网的账号名称(包括头像和简介)进行规范。
针对一些婚恋网站屡现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的问题,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
3 月:“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助力网络空间清朗
3月2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专题电视电话会议,推进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倡导广大团员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努力为弘扬网上主旋律、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作出更大贡献。
4月:“约谈十条”推约谈工作规范化
国家网信办4月28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自该规定发布以来,要求各地网信部门对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问题的28家网站实施约谈,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5月:护苗:让绿色互联网+ 健康青少年
5月20日,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 15·网上行动”,对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残酷、迷信等有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自活动开展以来,有关部门、各大互联网企业以及各地行业组织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进行网上“护苗”,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让“绿色互联网+健康青少年”。
6 月: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6月1日,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十部门共同主办,设启动日、金融日、电信日、政务日、法治日、科技日和青少年日7个主题日。
7 月:《网络安全法》呼之欲出
7月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8月初,共征集3000多条意见和建议。《草案》全文共7章68条,涵盖网络空间主权、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8 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挂牌成立
8月3日,中国一个,也是目前全球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公募基金会在北京挂牌,即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该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以为大众服务为宗旨,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9 月:国际盛会密集召开
9月10日,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网上丝绸之路论坛在银川开幕。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建设造福中阿人民的网上丝绸之路,打造网上丝路宁夏枢纽工程。
9月13日,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南宁召开。与会代表以“跨境电子商务”等为主题,深入讨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合作问题。
9月23日,第八届中美互联网发展论坛在美国西雅图召开。
10 月: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
10月19日,主题为“交流·合作·互信”的第六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来自中国外交部、BAT、网信集团及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英中贸易协会、帝国理工学院等的200多位中英两国代表出席会议。该会议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联合主办,是中英两国政府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交流机制,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6届。
11 月:全国首批新闻网站记者领“证”
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联合举行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仪式,为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首批594名记者发放新闻记者证。新闻网站记者证发放将本着“周密实施、分期分批、稳妥有序、可管可控”的原则,及时核发,预计到2016年年底,完成网站记者证核发工作。
(整理/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