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追梦、变革、创新与贡献交织的历史
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年,在这一年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20年以来的又一次标志性的大事件。20年来,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繁荣发展,极大改变了社会面貌,普遍惠及百姓生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如鲁炜所言,中国互联网人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浪潮。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追梦、变革、创新与贡献交织的历史。
现如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48.8%,网民达到6.68亿,网站达将近400万家,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有4家网络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前10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本刊编辑部节选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过程中在各行业乃至全社会产生广泛的、深远影响的事件,以此梳理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成就。
1994年
1994年4 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5年
1995年3月,中国科学院完成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院的远程连接(使用技术),开始了将向全国扩展的较早步。
1996年
1996年2 月1日,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国家首次较全面地从法律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
1997年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较早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 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
1998年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较早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1999年
1999年12月23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改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2000年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这是中国较早部管理电信业的综合性法规。同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001年
2001年10月27日,“信息网络传播权”正式列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新条款使今后网络传播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有法可依。 2001年12月20日,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了互联互通协议,这意味着中国网民今后可以更方便、通畅地进行跨地区访问了。
2002年
2002年9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2003年
2003年3月20日,孙志刚事件首先被地方报纸媒体曝光后,我国各大网络媒体积极介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互联网发挥了强大的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促使有关部门侦破此案。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地位逐步提高。
2004年
2004年12月23日,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标志着CN域名服务器接入IPv6网络,支持IPv6网络用户的CN域名解析,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
2005年
2005年8月11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以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交给阿里巴巴经营管理,开创了国际互联网巨头的中国业务交由中国本地公司主导经营的先例。 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该概念的出现标志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6年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正式开通。该网站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
2007年
2007年2月28日,《人民日报》面向全国正式发行手机报,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与新闻传媒融合的标志性事件。 2007年6月1日,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
2008年
从2008年5月开始,开心网、校内网等SNS网站迅速传播,SNS成为2008年的热门互联网应用之一。截止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首次跃居世界较早。
2009年
从2009年下半年起,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纷纷开启或测试微博功能。微博成为2009年热点互联网应用之一。 2009年,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价值被广泛认知,“躲猫猫”、“邓玉娇”、“天价烟”、“钓鱼执法”等一系列事件因为网络曝光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0年
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2010年6月25日,第3 8届互联网名称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年会决议通过,将“.中国”域名纳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7月10日,“.中国”域名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系统(DNS)。
2011年
2011年初,“微博打拐”活动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行动引起全国关注,形成强大舆论传播力量。7月23日“甬温动车事件”通过微博快速传播,引发热议。多项事件表明,微博已成为我国重要舆论平台。 2011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设立。这一机构的设立,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体现出国家层面对互联网的高度重视。
2012年
2012年政务微博发展快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首次超过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规模。
2013年
12月4日,我国正式发放首批4G牌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获颁“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阿里巴巴在支付宝基础上推出在线存款业务产品余额宝,互联网金融产品丰富了人们投融资的渠道与方式,使传统金融业受到冲击。
2014年
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组长。两会上,“维护网络安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
(文/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