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安全

“红包宴”莫成“红包劫” 要开心不要闹心

  微时代,抢红包成为一场“全民盛宴”。 “小伙伴们”摩拳擦掌抢红包、发红包,从中收获许多祝福与欢乐,但同时也有人因此家庭失和、朋友反目,甚至陷入“红包陷阱”,引发诸多烦恼——

  聚人气 拉近距离

  “这个月红包发了不少,抢红包更是抢到手软。 ”1月12日,家住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的刘飞说,尽管“奋战几天”抢的红包加在一起只有100多元,他却乐在其中。

  刘飞的手机上有7个微信群,其中红包互动较频繁的是家人群和亲戚群。这两个群里的人数加在一起近30人,作为一大帮亲友中的“总老大”,刘飞仅元旦放假3天,就在这两个群发了8轮、近200个红包,抢到手的红包也有40多个。有时发的红包因为漏抢被退回,他就把退回来的零钱凑整,再重新发上一轮。

  “大家平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的亲戚一年也见不上一面。 ”刘飞告诉记者,遇上节假日,谁家有乔迁之喜、新店开张、孩子竞赛获奖等,就会在群里来一场红包互动,以此凝聚亲情,传递快乐和祝福。

  临近春节,正常的福利待遇之外,淮南市女企业家常莹也不忘给员工送上微信红包。遇到有职工发来索要红包的“微表情”,她更是有求必应。 66元、88元、200元……数额不等的红包洒在群里,总能引发一片欢腾,发给个人,也能让员工感受到来自老板的特别祝福。她说,员工平常工作很辛苦、敬业,新年到了,送上微信红包既有过年氛围,也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让大家放松心情,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省城工作的芜湖女孩杨微常常收到互联网商家的促销红包,没想到家乡政府举办的法律知识竞答活动也会派发红包。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微信,她立即加了“芜湖司法”关注。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到3月,“芜湖司法”微信平台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每月举办2期,对每期前50名竞答优胜人员给予5元至20元不等的微信红包奖励。

  “过去举办类似活动,参赛者大多是我们‘组织’来的。派发微信红包是想以这种亲民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让更多人自发地学法懂法,增强普法效果。 ”芜湖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广才介绍,较早期竞答活动的50名优胜者名单已经公布,获奖者的微信红包也全部发放。

  问题多 带来困扰

  现实中,本应带来欢乐的微信红包引发诸多矛盾问题,变成了一些网友的“红包劫”:老板上班时间发红包,员工抢中红包被罚500元;网友陷入“抢红包”赌博案,被警方抓获;男子抢3分钱红包未再发,被群友捅死;同事间抢红包闹矛盾,对骂互殴“约群架”……

  “我和女友都爱抢红包,没想到会因为抢红包闹矛盾,还差点搅黄了婚事。”合肥市民小孙告诉记者。

  小孙和女友原打算利用元旦假期陪一陪双方长辈,采购新房家具和结婚用品。结果先是女友和闺蜜约好抢“零点红包”,第二天睡懒觉,采购计划泡了汤。接着,家人聚餐也因为抢红包闹得不愉快,“父母说我们吃个饭还忙着抢红包,不尊重长辈,很不高兴。 ”

  没过几天,小孙和好友在饭局上玩“红包接龙”,一个红包比一个发得大,他前后发出去800多元。 “女友很生气,说我们筹备婚事花了父母不少钱,还借了房贷,大手大脚发红包太不应该。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可大家都发,我总不能装怂。”小孙说,为这事,他哄了女友好久,两人才重归于好。

  开车时,手机微信响个不停,朋友圈里不少人正在发红包、抢红包。司机汪某受不了诱惑,边开车边抢红包,直接撞上一个大石头墩子。这是去年10月发生在我省安庆市的一起交通事故。“拿生命抢红包,实在是太危险。 ”蚌埠市南湖小区居民刘桂云说,自己的儿子平时也爱抢红包,长期在外地开渣土车,看到这个事故的新闻后,她每次和儿子打电话都要叮嘱一句“开车不能抢红包”。

  满天飞舞的微信红包中,暗藏“伪红包”,令人防不胜防。 “看到有群友发来100元红包,没多想就点开了,一番操作后红包没领到,反而自己的微信钱包里少了100元。 ”“有的互联网商家会发一个大红包,发动大家合伙抢,真正抢到手的金额却很少,因为关注了商家,还常被垃圾信息骚扰。 ”采访时,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抱怨。

  要开心不要闹心

  “超过1元我就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5元我就窒息了,超过10元激动到泪奔,超过30元直接下跪。 ”这个有些夸张的段子,点出了一些人抢红包的疯狂心态。 “因为小小的红包导致家人失和、朋友反目,甚至有人拿刀捅向群友,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但这是网络社会的‘真实生态’。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王云飞副教授说。

  王云飞把微信群比成虚拟社区,在这个虚拟社区里,人们会通过 “自治”建立起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规则,“当绝大部分人都遵守一个规则时,一个人不遵守,就会引发矛盾。 ”王云飞提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有一次在群里抢了一个红包,可当时自己还不会使用微信发红包,面对“抢到了要发一个”“不发踢出去”等讨红包信息,非常尴尬。在一些依靠红包吸引大家加入的微信朋友圈,几分钱、几元钱的物质利益刺激是调动大家情绪的一个主要手段,已经超越金钱本身上升为一种游戏规则。不按“规则”发红包的人就会被大家排斥、攻击,甚至导致虚拟空间的矛盾溢出到现实社会。

  对于抢红包引发的现实矛盾和冲突,王云飞建议网友无论是抢红包还是发红包,都要尽量遵守虚拟空间的共同规则,如果觉得无法做到,较好不要参与;即使自己能做到,也要预想到其他人不守规则的情况,以平和心态应对。当然,网络空间的自治规则不能违反法律,比如不能利用红包参与赌博。同时,要考虑到大家的承受能力,大额红包、层层加码的接龙式玩法等,可能会给朋友造成经济和心理负担,引起对方反感。

  伴随着微信红包的火爆,网上各种抢红包“神器”走俏热销。一些网友奔着 “秒抢”“避免较大较小金额”等下载或购买抢红包 “神器”。但实际上,有的抢红包外挂软件会植入恶意代码,试图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银行卡账号等信息,一旦用户点击“允许”选项,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带来财产损失。

  省社科院顾辉博士认为,微信红包应该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们以此促进交流,收获快乐,“如果过度沉迷微信红包,甚至因此忽略家人,引发现实矛盾,就显得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记者 贾学蕊)

  ·延伸阅读·

  提防各种红包骗局

  春节临近,各种红包骗局也多了起来。工商部门提醒市民五类红包可千万不要碰,小心红包没抢到,反倒被骗。

  ● 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 分享链接抢红包涉嫌欺诈

  有些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 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一起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留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因为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 高额红包不可信

  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

  ● 警惕“AA红包”骗局

  业内人士称,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川新)

(原标题:“红包宴”莫成“红包劫”)

作者:grabsun - 发布时间:2016-01-20 - 点击量:2532
公司简介:大势至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企业网管软件提供商,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企业网络管理方案和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系列的公司监控员工电脑软件教你如何控制员工上网、如何控制局域网内电脑上网以及如何保护电脑文件安全等。公司核心产品“聚生网管系统”是一款专门的公司网管必备软件、查看网络流量软件、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和办公室电脑监控软件;“网络特警”则是一款专门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局域网网络行为管理;大势至USB接口禁用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数据防泄密产品、屏蔽U盘软件、电脑USB端口禁用软件,可以严防通过一切途径泄露电脑文件,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共享文件权限设置软件和共享文件设置密码软件,全面保护共享文件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则是一款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设置软件、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记录软件,可以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共享文件的安全;大势至局域网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是一款专门防止未经授权的电脑接入公司局域网的行为,防止外来电脑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防止蹭网以及绑定IP和MAC地址,保护网络安全;大势至FTP服务器日志记录软件则是一款专门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FTP服务器日志的软件,可以有效保护FTP服务器文件安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