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南昌的“金融男”负责收集信息,在合肥的3个无业青年负责倒卖,赚取中间差价,没想到1年时间里,竟然获利近130万元。近日,合肥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倒卖个人信息案,抓获在合肥租住的杨某等3人,并将他们在南昌的上线抓获。
网警巡查发现有人倒卖个人信息
近日,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在日常网上巡查中发现,一QQ名为“全国资源整合”的涉嫌通过QQ群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进一步调查发现,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巨大,包含全国多地有关工商、银行卡、车主等公民个人信息。
“当时我们掌握到这个网名背后其实是一位23岁的男子,而且当时租住在经开区某小区。”网安民警介绍,“全国资源整合”真名叫杨某,租住在金寨路与繁华大道交口附近某小区。
很快,合肥警方基本查明了案件事实:杨某伙同自己的同学黄某及其女友刘某,自2015年4月起,在网上专门注册了十余个QQ账号、支付宝账号,然后,他们在网上通过低价购买大批量的个人信息的相关数据后,再以高价向他人转卖,从中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在侦查中,侦查员了解到,黄某等人进行数据交易时从不在自己的住处进行,也从不和买主面对面交易,全是通过网吧进行网上交易。
非法获利近130万元
在锁定了相关证据之后,专案组派出多路侦查员同时出击,先后将杨某、黄某、刘某等人一一擒获。在强大的证据面前,杨某等人很快供述了自己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
杨某等人交代,自2015年4月至落网,他们先后非法获取、存储公民信息约5000万条,通过贩卖有关车主、工商数据等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近130万元。同时杨某等人还交代,他们获得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于江西省南昌市人罗某。侦查员赶赴南昌市,经过连续两天的缜密侦查,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成功将罗某擒获。据罗某交代,他利用自身从事金融行业的优势,收集大量公司及个人信息,并通过网络转卖给杨某等人。
目前,杨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合肥警方刑事拘留。
快递单不要乱丢弃
合肥警方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力保障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1、各类生活单据: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业务单、水电费账单等包含大量个人信息的单据不可随意乱丢。
2、社交媒体:在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尽可能避免透露或者标注亲戚好友的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尽量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和动态。
3、网络调查:针对网络上进行的“调查问卷、小游戏测试、购物抽奖、申请免费礼物”等各类互动活动,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或者认真核验对方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
4、简历:一般情况下,简历上只提供必要信息,不要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
5、网络购物:快递收货地址不必留得太详细,尽量填写工作单位,或者选择楼栋号、保安室或附近的代收点。
6、公共WIFI、不明链接:在公共场合使用无保护或来源不明的WIFI时,切勿进行涉及银行卡密码、各类验证码等与个人资金、信息相关的操作,收到短信、即时聊天软件发来的不明链接勿轻易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