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警方获悉,接连接到两起市民报警,都因轻信航班“退改签”的短信被骗,其中就有一名大学生因购买返校机票而中招。对此,警方特别提醒市民,平时要改变“晒”车票、机票的习惯,即使要“晒”,也要注意遮盖个人信息及条形码等,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1 大学生订返校机票
一学期生活费被骗走
小贾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8月下旬,他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了一张从南京飞西安的机票,起飞时间是9月1日。
就在坐飞机的前一天,正在收拾行李的小贾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尊敬的旅客您好!我们很抱歉通知:您预订2016年9月1日的航班(南京—西安)由于机械故障已取消,请收到短信后及时联系客服办理退改签业务,以免耽误您的行程!(注:改签乘客需要先支付20元改签手续费,无需承担差价,并且每位乘客将额外获得航班延误补偿金200元)。”小贾急忙拨打了短信中的退改签机票专线,对方自称是某航空公司的客服,并一口报出了小贾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和航班号等信息。
在确认了上述个人信息后,这名“客服”要求小贾在银行ATM机上打印改签需要的付款凭条,再带着凭条去机场柜台办理机票改签。小贾赶到银行后,按照这名“客服”的提示一步步进行操作。结果,几轮操作后,小贾卡内的6800元全部被转走,“这可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啊,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2 本想申领航班延误费
卡中3400余元被转走
无独有偶,仅隔一天,警方又接到一起报警,同样也是因轻信航班“退改签”短信被骗。
市民李先生是扬州某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1日下午,李先生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大意是其预订的9月2日由南京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因起落架系统出现故障被取消,请与客服联系改签或退票,将补偿每位旅客300元航班延误费。
李先生立刻拨打了短信中留下的客服电话,“我提出改签,对方和我确认改签到当天晚一点的航班,但是要交20元手续费。”对方表示,就近到ATM机上或通过网银将20元手续费汇到指定账户就可以。几番操作后,李先生卡中3400余元被转走。
3 个人信息从哪泄露?
机票代理、网约车平台等
机票“退改签”诈骗如此高发,旅客个人和航班信息到底是从哪泄露出来的?对此警方分析,存在三种可能。
较早,存在航空公司员工倒卖乘客信息的案例;第二,机票代理,尤其是一些“黑代理”,也是旅客和航班信息泄露的重要来源;第三,除了上述情况,还有许多途径可能导致旅客信息被泄露,比如许多网约车平台的接送机服务会让用户输入所乘坐航班的信息;很多人在朋友圈“晒”机票,如果不对条形码进行遮挡,黑客识别条形码或二维码并非难事,如果被破译,旅客的个人信息及行程就会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