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早上5点多接到上海气象局发布雾霾黄色预警,10分钟内发出预警信息,保持和环保局、教委沟通,7:20左右发布当天到校的学生迟到或者旷课不算迟到的通知。”“上海发布”,多年名列各类榜单全国省区市政务微博较早名,在政务新媒体方面有独到经验。
不管是“顺势而为”,还是“技术倒逼”,“两微一端”几乎已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标配。在信息庞杂的互联网,怎样更好地发布政务信息,实现传播、沟通、施政,成为全国政务新媒体都在探寻的课题。12月23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第五期“网络传播沙龙”举行,探讨“政务如何上头条”,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发布办公室副主任、主编周凯分享了“上海发布”的传播经验。
各部门联动,打通内容和服务
传播方式虽然千变万化,对媒体来说,始终还是内容为王。迅速、准确地传播受众想要的信息和知识,才能凝聚影响力,政务微博、微信更是如此。上海发布是如何做的?周凯举了个例子:“今天早上上海遭遇了一次重度污染,5点多上海市气象局发布雾霾黄色预警,我们要求10分钟之内发雾霾黄色预警信息,发完之后5:30—6:30,我们开始和环保局、教委紧密沟通,了解他们要出台什么样的应对政策,以及是否停课的信息,7点钟的时候又发布了一次关于现在污染情况的报告,到7:20左右发布了一条今天到校的学生迟到或者旷课不算迟到这样的通知。”
同时,上海发布还提供一系列服务功能,包括公交卡余额查询、公交实时到站查询、结婚登记预约、出入境办证预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一年多累计的查询量已经达到1.4亿次,每年30万以上的查询量。”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把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服务好,他从内心就会认可这个政府,认可你的发布,他对你这个城市的热爱才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
向用户学习,紧跟用户的趋势
周凯说,他们现在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网友越来越年轻,曾经看上去像是亚文化的90后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信息发布也要适应90后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新的平台,对90后的用户分析非常透彻,政务新媒体也要跟着他们走。“否则会出现用户在后面有很多评论,你连看都看不懂,那样不合适。”
“当你的用户都已经在听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你想的还是小时候的小虎队,那肯定谈不到一起去。如果你的用户已经在看《神探夏洛特》,你想的还是小时候的《神探亨特》,那肯定也谈不到一起去。我们要跟紧用户的趋势,未必和他的看的东西完全一致,比如《花千骨》可以不看,但至少要知道是一个什么剧,是修真剧还是穿越剧都不知道,那你和你的网友是无法进行交流的,这是一直在强调的一点,向90后学习,向我们的用户学习。”
私人定制化,信息更精准送达
周凯表示,上海发布未来要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适应信息私人定制化的趋势。对用户来说,看的东西就是特别想要的东西,这也是今日头条等媒体取得成功的原因。
“上海发布未来怎么样才能给网友提供一个类似于私人小秘书的服务,不管是信息还是服务,我给你的服务就是你特别想要的东西,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去努力的方向。”
周凯表示,正在研究如何更精准地将信息送达目标用户。“是在标题中嵌入更多地域的名称还是在发布的时机、人工推送方式上做一些调整,这样能够让它触达我们想触达的那部分人群。例如今天早上雾霾预警和上学信息,上海的家长是较关注的一批人,怎么让这些人能够在茫茫网友中脱颖而出,能够顺利接受到,很希望用越来越多的平台覆盖下去。”